a
毫无疑问,针对农户在作物上的需求痛点,拿出套装方案,对于农户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因病虫害的突发性,已有的套餐只能解决部分问题。即便是几种已知的产品组合在一起,每一种产品也必须要符合包装标识的规范,否则迟早会被执法部门关注到。
而本次事件中被放大的不合格情况就包括了该套餐中产品的外包装不合格,该套餐中有三包产品,其中两包的农药登记证号和农药生产许可证号、产品质量标准号齐全,另外一包显示为专用增产助剂,该款产品包装袋上仅有一个产品标准号,并无任何农药类登记证号、生产许可证号,也没有任何肥料类农资登记证号、生产许可证号。对此,本次县级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的副队长认为明显是不合规的。
根据新《农药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以非农药冒充农药,将被认定为假农药,而销售假农药将会被处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经营的农药和用于违法经营的工具、设备等,违法经营的农药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伴侣套装、增效剂、非肥非药等含农药成分产品,被将认定为假农药!”
另外,根据新《条例》的配套规章《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每个农药最小包装应当印制或者贴有独立标签,且不得与其他农药共用标签或者使用同一标签。
根据第42条规定:现有产品标签与本办法不符的应当自2018年1月1日起使用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标签。
当然,不能一棍打死套装组合,正规套装组合产品还是很有市场的,可 省力省工,一次使用能解决多个问题。
首先,对于缺乏植保技术的农民来说,可以最大程度的省心省事,还能“一揽子”解决作物问题和土壤问题;
其次,基层零售商的专业知识是非常匮乏的,绝大多数零售商是靠赊欠拿着经销商的货利用自己的熟人资源套现的,更别提拥有给出方案的能力了,简单辨别真假的能力都让人怀疑。有了套装组合,就可以傻瓜式卖货,省去了很多麻烦事,一旦发生药害,就可以完全撇给经销商和厂家;
再次,对懂行的经销商而言,套装可以方便快捷的解决问题,卖更多的货,还可防止串货,打击竞品。手头有大把企业产品资源的经销商,就地根据作物、土壤问题组装特色的套餐包。正如某代理商所说,“咱自己做的方案,用自己的产品,还是很有信心的,至少比下面的零售商配的药合理太多”。
新《农药管理条例》对农药添加隐性成分、剧毒成分零容忍,严格来讲,确实是有部分厂家或者经销商,做出来的套餐并不是很正规,没有套装里面所有产品的证件。
农药抗性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未来产品复配或者正规产品间的套餐组合就会发挥出更有威力的效果,特别要说的是,不管初心是好是坏,只要是脱离了市场监管,对于终端用户来说,都可能演变成一个潜在的威胁。新《条例》的实施会规范行政执法,规范农药经营,在农药经营人员超配的现在可以进一步精减经营者数量。期待未来的套餐市场能出现真正的合法合规有能帮助农民增收的好组合。
来源:农资头条
手机扫码注册 免费试用益佰农农资进销存软件手机版
益佰农服务热线 4006 029 901
http://www.900nong.net/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a2oq0.12575281.0.0.50131debj2Iup9&ft=t&id=62742013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