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农产品生产经营链条长,生产环境开放,不可控因素多,各环节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当前,我国有2亿多农户,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数量多、规模小且分散,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仍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存在农业投入品使用不规范,标准化、智能化生产和全过程追溯管理推行难度大等问题。
农药残留超标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一些农民为了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过度使用农药,导致农药残留超标;另一方面,一些农药生产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和效果,忽视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生产的农药存在残留超标的隐患问题。
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如果按照农药推荐剂量,施用方法和时间、使用次数、间隔期,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不会超过标准,即不会产生危害性,但是事实上农药残留量超过标准仍时有发生。
同时,部分地区仍存在产地污染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备受关切。落实“产出来”“管出来”要求,坚持源头治理,重点是管好产地环境和生产过程两个方面,涉及农用地土壤环境、农业投入品使用、标准化生产等重要内容。
这也是本次芹菜事件中,公众热议的“农产品安全要从源头抓起”的问题。
第一,对于农民而言,作为农产品的生产者,需要承担起责任,不断加强农药科学应用和提高对食品安全的认识,科学使用农药,掌握安全间隔期。
第二,农药生产企业和农药经销者在推广和销售农药产品时,有责任和义务向农民告知农药安全使用须知,指导农民正确使用农药,并严格把控农药产品质量。
第三,对于行业而言,要鼓励推广绿色农药和绿色肥料等生资产品,提高农民的使用意愿。
第四,政府应加强对农药销售和使用的监管,确保农药的合法销售和使用,同时加大对农产品的检测力度,确保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符合相关标准。
第五,建立农药生产、销售、使用和农产品检测的追溯体系,实现全过程监管,有利于快速追溯源头,出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不仅如此,该事件农药残留超标中所涉及的农药产品“毒死蜱”属于有机磷类农药,主要用于粮食、果树和其他经济作物杀虫,早已禁止在蔬菜中使用。由此,对于种植芹菜的农户以及售出“毒死蜱”的经营者而言,也需要进行源头严格管理。
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不能仅仅依靠处罚来简而处之,需从源头治理,通过加强农药生产管理、推广绿色农药、提高农民安全使用农药意识等措施,守好食品安全的第一道关卡。
来源:农资导报
绿色生资推广应用示范店申报通道已经开启,绿色生资生产销售企业可点击小程序进行注册申报工作!👇👇👇
点击链接查看申报流程及所需资料:微信上可办!“绿色生资推广应用示范店”可在小程序上进行申报!